姓名 | 陈云裳 |
别名 | 陈云强 |
出生地 | 香港 |
出生日期 | 1921 |
职业 | 演员 |
毕业院校 | 健全音乐社 |
经纪公司 | 新华公司 |
代表作品 | 《一夜皇后》、《风流大姐》、《裸国风光》 |
主要成就 | 荣膺三届“中国电影皇后” |
抗战时期,张善琨是新华公司制片商,其包装女明星的能力无人能及。女星陈云裳便是他一手包装出的。张善琨初次在香港见到陈云裳时,便被这个美丽开朗的女子打动,力邀她来拍自己的电影。陈云裳虽已在香港和广州拍过一些电影,但上海观众对她还是比较陌生。
选择陈云裳演女主角,双方都很冒险——她说不好普通话,演技平平。唯一的好处是天生丽质。陈云裳赴沪前一个月,张善琨便开始策划。首先就是要让上海人知道她。于是他把陈云裳的照片发在报纸上,并制造新闻说美国好莱坞欲请香港女星陈云裳拍电影。实际上,这是根本没有的事。但看报纸的人都以为陈云裳真是个大牌影星,不由好奇。此后,几乎每天都有报纸刊登陈云裳的大小新闻。
一个月的热度炒作让陈云裳抵达上海时,就有了记者的跟踪报道。接下来是出演张善琨参与的电影《木兰从军》。剧本很好,女主角陈云裳的宣传也好。在电影上映时,还特别搞了个活动,凡来看电影的,都会得到陈云裳的签名照一张。很多观众为一睹陈云裳的芳容而特意赶来看电影。人们对于陈云裳的热度一直在持续,《木兰从军》接连热映三个月。1940年,上海一家杂志举办电影明星的选举活动,陈云裳名列榜首,终于成了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张善琨也力邀过胡蝶,却是另一番遭遇。这时,胡蝶已是电影皇后,与丈夫在香港过着幸福的生活。张善琨是想借胡蝶已有的知名度重新打造她,胡蝶也应了他,拍了两部戏,但不肯回上海。胡蝶不如陈云裳听话,原因不外有二:她比陈云裳名气大,是有架子的;她还是在乎与丈夫的婚姻生活,不愿为了拍戏再赴上海,过动荡的生活了。
张善琨随胡蝶想法,在香港拍了胡蝶演出的《绝代佳人》与《孔雀东南飞》。电影虽拍得还不错,但因为胡蝶不肯回上海听张善琨的安排,张善琨就不愿与她合作了。觉得每次拍片都要带着一队人马去香港,成本太高。因为胡蝶的退居,张善琨也不愿在胡蝶身上多下什么工夫了,而是全心打造陈云裳。就这样,一个没有多少演技的美女,硬是让张善琨包装成了电影皇后。而老牌的电影皇后胡蝶,则渐渐被人们遗忘。
明星同款
陈云裳相关资讯
-
2011-11-30 / 11106 Views / 0 Comments
陈云裳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艺坛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奇才,闻名遐迩。她14岁开始投身影艺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主演了34部粤语片、23部国语片、57部大片,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在当时中国影坛上,是空前绝后的,她被誉为“中国
-
2011-07-08 / 8948 Views / 0 Comments
说她是最具古典气息的民国明星,一点也不为过。她把貂蝉既身为婢妾,又爱慕吕布,终因为国锄奸而殒身不恤的佳人形象,演得真实可信,楚楚动人;她把潘金莲处理成一个“渴求幸福生活”而终于“堕入奸人罗网”的不幸女人,将那个被摧残迫害的“悲剧人物”潘金莲演得惟妙惟肖;
-
2010-01-05 / 7481 Views / 6 Comments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赞扬杨贵妃的美貌而写的;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千二百年后,这首诗竟被引申出一个靓丽的名字——陈云裳。
-
2009-12-24 / 14893 Views / 0 Comments
之所以说这是一张难得的照片,是因为十大女明星当时都红极一时。她们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上,是极不容易的事。那么,这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呢?
-
2009-12-21 / 6996 Views / 0 Comments
1935年末,阴丹士林向社会发行一种条幅式的年历广告,广告的主体是一位身着阴丹士林粉红色布改良旗袍的少妇,仪态大方地坐在一家商号的布料柜台前与站在柜台后的职员交谈。
-
2009-12-21 / 6090 Views / 0 Comments
阴丹士林布由德国德孚洋行生产,德孚洋行由德国人德恩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而阴丹士林则是一种还原染料名称,德文Indanthrene的音译,用这种染料染的布不仅色泽光鲜,而且经久不褪色,德孚洋行生产的阴丹士林布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特殊的染料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美人榜(mei.hercity.com) - 倾城网旗下美女热度排行榜
© hercity.com,All rights reserved.